数字时尚「耀」见新境|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数字时尚预览
发布时间:2025-07-28 18:29 浏览量:3
「耀」主题
数字时尚发布
PREVIEW
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数字板块以「耀」为核心命题,聚焦“数字生命体与时尚的共进化”。数字创作者与中国国际时装周数字时尚代言人凰煌一同打破传统数字时装表达框架,在虚拟与现实交叠的界面上,重新定义当代艺术数字时尚,构建具备文化厚度与科技锐度的「耀」变新生。
年轻新锐数字时尚设计师、艺术家,以「耀」为题,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进行艺术化数字时尚创作,将于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官方平台集结首发。
数字设计师:毕然
毕然,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人物造型领域教师。专注于数字艺术与人工智能设计研究与教学,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融合创新。主持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探索中国风格的数字虚拟人造型设计,《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服装设计》等专著作者,长期数字艺术设计项目“不存在博物馆”作者,并在多项国际展览与设计大赛中获奖。作品涵盖实体与虚拟服饰、沉浸式体验、数字虚拟人、电影美术等领域。
|主题解析|
《未·央》作为「耀」主题数字时尚艺术展中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与技术路径,深度回应了展览所倡导的时代命题。作品不拘泥于现实物质的边界,而是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探索虚拟生命体的形态构建与美学意象,展现出一种穿越时间与文化的视觉能量。在作品中,东方服饰的符号体系被重新编码,传统语汇在虚拟语境中焕发出异质而深邃的当代表达力。《未·央》不仅体现了创作者在技术美学上的前瞻实践,也传递出对人类文化记忆与未来身份构建的深度关照。作品所塑造的数字生命体,不再是对现实的模拟,而是作为文化演进中的新生个体,承担起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视觉使命。在数字生态深度渗透设计、传播与体验的当下,它为中国时尚提供了一种跨越边界的表达路径,亦是对“由追光者走向造光者”这一主题精神的深度诠释。
|灵感解析|
“未·央”取意未竟之境、无限之央,既指未来的无垠延展,也承载着古典文化的恢弘与未竟。作品以此为精神内核,融合东方古意与赛博未来,构建了一组关于“数字生命美学”的视觉叙事。作品聚焦于虚拟生命体的身体结构与服饰语言的交汇点,通过数字建模、3D打印、动作捕捉与AI生成技术,塑造出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数字人”角色。她们既似神祇,又如镜像;既有东方女性的柔美,也兼具机械结构的冷峻与精密。
在服饰设计上,“未·央”承续传统华服中对结构与象征的追求,如云肩、流苏、凤翎、盘金等元素被重构为数字符号,以未来材质如光纱、液态金属、晶格肌理进行视觉演绎。每一位数字个体的造型,都展现出一种“未完成的史诗”,仿佛她们正行走于未竟的时空通道中,承载着文明的碎片与未来的愿景。从技术美学到文化内涵,“未·央”试图回答一个后人类语境下的核心问题:当记忆、身体、服饰与身份在虚拟空间中被重塑,人类的文化表达将如何延续?
“未·央”不是终点,而是正在发生的延续;它以虚拟时尚为媒介,连接人类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技术织梦中重新书写一份东方的视觉诗意。
数字设计师:兰铭泽
北服时装周优秀设计师、草莓音乐节伊能静服装设计师、小众独立设计师品牌主理人、明星造型工作室造型师、伦敦时装周Fashion Scout受邀设计师。
|主题解析|
“耀”不仅是光的物理显现,更是文明的精神灼照。从甲骨文的智慧,到“日月丽乎天 ,百谷草木丽乎土”的宇宙观,“耀”始终承载着东方文明对光的哲学思辨,既是天地 运行的动力,也是德行外显的象征。本次主题是以“耀”为核,通过数字科技解构传统美学,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点上,重织一场跨越千年的光之叙事。
“耀”将星光视为宇宙秩序的隐喻,将成为数字服饰的动态光效引擎,如北斗纹样随穿戴者动作流转星轨一样。是德性之耀,也是技艺之耀。用缂丝金线彰显礼制荣光,用物质淬炼光感的非遗智慧。将技艺通过AI纹样再生算法等新型科技解构,输入科技,生成金属裂痕状光纹。采集绣娘针法轨迹,转化为3D打印的立体光径,让消逝的匠作之光在数字织物中涅槃。
“耀”是另一种新型的未来就仿佛是一场光介质革命,从丝线到像素,将数据实时转化为服装上的光点律动,让质变生成式“耀”变让AI作为文化炼金术,以科技和网络搭建出虚实共生场,在元宇宙中永存,构建跨次元的共同体。
“耀”为文明编码的当代宣言!更是一种数字人文主义的觉醒:当苗绣火焰纹在智能温控面料上“燃烧”,当孤独症儿童通过AI设计器将思绪转化为银河图腾,“耀”便从物理现象升维为文明续存的密码,它宣告东方美学绝非静止的遗产,而是可被量子比特重组、被生成式AI再孵化的活态精神光源。正如今日我们以数字经纬重织“耀”的史诗,实则是以新的技术语法,完成一场对东方宇宙观的深情致意:万物皆可耀,唯光永不寂。
|灵感解析|
《耀·溯光》“当液态金属在平行宇宙的裂缝中醒来,我们听见了青铜器上凝结千年的光斑,正以数据的形态重新呼吸。”液态金属的东方犹如银白流动暗合“上善若水”。
本次作品主要以液态金属为主要质感通过数字服装来展现:被赋活的物质记忆。以流动的银解构“耀”的物理形态,那些滴落的汞珠曾是汉代“鎏金仙人驭龙纹樽”上未干的图腾,如今在磁力场中悬浮重组,化作行走的星河。服装表面嵌入的温感记忆合金,遇体温即绽开冰裂纹理就像敦煌飞天飘曳的银帛。这不是冰冷的科技,而是被体温唤醒的千年器魂。
通过金属冰冷的科技感营造出平行宇宙,每根丝线都是织入纬线的光之歧路,每件服饰都是折叠的虫洞,加上犹如激光雕刻的冰蓝光带营造出生命体征:让光随心跳共振。“耀”仿若植入心电传感器的银蚕丝软甲,将脉搏转化为“落花流水纹”的明暗涟漪。当舞者旋转聚光原理被激活,袖口液态金属突然迸射日珥般的光焰。科技在此臣服于生命,光成为血肉的延伸。破碎的液态金属裙撑中,漂浮着用3D打印光敏树脂复原的光丝,当科技成为感官的甬道,残缺亦可绽放最暴烈 的光芒。
我们熔炼钛合金,不过是想复现商周青铜器浇铸时那瞬间的金红,我们编写量子代码,实则是在重译敦煌上湮灭的占辞,当液态长裙在黑暗中泛起幽蓝,那分明是定窑白瓷‘泪痕’在数字时空的延伸,耀从不是单向度的辐射,而是文明在破碎与重生间永恒的互照。”这次作品:是通过流动的液态金属连接的古今文明,是给平行时空中所有打捞光的灵魂的情书。
数字设计师:李德胜
釜山大学服装设计系博士,专注于数字时尚与虚拟服装设计研究,致力于融合AI、VR等前沿技术,探索服装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创新。多次参与国际设计赛事,作品风格兼具结构感与未来感,注重文化表达与视觉叙事, 致力于推动数字时尚领域的创意发展。
曾在韩国出版数字时尚插画教育书籍《Digital fashion》曾获韩国ESG时装设计大赛金奖、印尼国际穆斯林服饰设计大赛最具创意奖、濮院杯针织设计铜奖、韩国鞋类设计大奖等。
|主题解析|
“耀”在汉字文化中意为光辉、照耀,但不同于“光”“明”那种直接的显现性,“耀”更接近一种内蕴的、穿透性的存在状态。它并非昼之炽烈,而是深潜夜色中的自发之光,是沉静、克制、却无法忽视的引力核心。
在哲学维度上,“耀”不是指引方向的工具,而是一种存在的觉醒。它不是被赋予的,而是内在生成的结果。正因黑的存在,耀才可被感知;正因虚空沉默,耀才具穿透性意义。这种光不是照亮万物的欲望,而是自我显现的形式。
|灵感解析|
光,从不属于白昼,它诞生于黑。
黑是静默的深渊,是未被命名的混沌。
当一切形式退化为纯粹的重量,
光,便从深处悄然裂开。
《照夜白》是一场感知与存在的边界探索。服装不再是覆盖,而是一层层剥离后的显现。在不可见之中构建存在,在沉默里引出光的形状。
数字设计师:李想
UN-ZERO STUDIO工作室主理人,工作室主要经营虚拟服装定制,针/梭织服装定制,企业服装出款,设计师外派等。成员包括主理人李想、针织部负责人刘春意、梭织部负责人葛凡以及成员若干。
工作室共获奖项包括2019手绘传统纹样获“海峡两岸国际艺术年度奖”优秀奖;2021“尚无境 织未来”羊毛新锐设计师大赛并获优秀奖;2022中华杯元宇宙大赛优秀奖;2022“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自治区金奖;2023第八届濮院杯优秀效果图奖;2023真皮标志杯优秀效果图奖;2023ZETTAKIT泽塔云杯铜奖;2023魅力东方家居服组优秀奖;2023新澳新锐针织设计大赛优秀奖、2023年6月新中式服装拍摄成衣大片,录刊法国《MOEVIR》杂志;2023鸿星尔克服装设计大赛星途工艺奖;2023中华杯时尚盛泽金奖;2023亚洲新生代年度100新锐设计师时尚穿戴类百强新生代设计师;2023首届安徽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优秀奖;2024濮院杯数智赛道银奖;2024晋江·英林尚品国际贴身运动服设计大赛内裤银奖。
2024年5月使用Midjourney软件辅助,为简一针织服装公司设计上百件款式;2024年7月为浙江嘉裕服饰有限公司设计公司企划;2024第三届“虎门杯”中国国际高校色彩设计大赛入围奖、2023三届香港青年設计奖银奖;2024第九届濮院杯中国针织设计师大赛优秀奖;2023威尼斯国际艺术大赛提名奖;2023五届香港当代设计奖银奖;2023第四届丝路之星国际艺术大赛银奖;2024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二等奖两项、全国三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一项、省级二等奖两项、省级三等奖五项;2025濮院杯提名奖;2025濮院杯时尚赛道优秀奖等。
|主题解析|
中国国际时装周数字虚拟时装以“耀”为主题,展现了数字时尚在技术、文化与产业三大维度的突破,即以科技焕活传统,开启产业新篇。
|灵感解析|
《破茧·蝶影——红黑梦境的时装解构主义》作品核心灵感源自庄周梦蝶的现代精神解构。以《庄子·齐物论》“庄生晓梦迷蝴蝶”为哲学锚点,将“梦境”解构为当代人精神困境的隐喻,红与黑交织的潜意识空间里,每个人都在与内心的阴影对话。蝴蝶不再是虚幻的象征,而是刺破黑暗的媒介:黑蝶承载创伤记忆,红蝶象征重生能量,通过时装的解构与重构,呈现“以痛为翼,向光而生”的精神突围。
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
2025.9.7-14
荣「耀」同行
DPARK服装服饰ODM展
2025.9.10-13
北京798·751园区 79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