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奋进织密“同城网” 资阳在成都都市圈中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8-25 16:00 浏览量:13
今年是成都都市圈建设的第五年。作为都市圈中的“奔跑者”,资阳市五年来充分发挥“成渝之心、巴蜀门户”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交通同城为先导、产业同城为核心、公共服务同城为关键,全面融入成都都市圈建设,奋力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板间”。
从发展的时间纵深来看,资阳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截至2024年,资阳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090亿元,较2020年提高35个百分点。
而近期出炉的上半年数据,更是让资阳的发展成效愈发亮眼。GDP同比增长7%,增速位居全省第四;省级、市级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超目标14个、13.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更是跑出15.8%的“飞人速度”……这些鲜活的数据,成为资阳在成都都市圈建设中持续发力、加速奔跑的生动注脚。
交通同城 跨城出行如居一城
“以前从资阳回成都,开车要一个多小时,高铁虽快但班次有限,还得提前买票,不太方便。现在有了地铁资阳线,随到随走,就像在成都坐地铁一样方便。”在资阳工作、成都居住的李祉龙这样感慨。
轨道交通资阳线作为成都都市圈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自2024年9月开通以来,已累计运送乘客超过838.46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达3.05万人次。它不仅拉近了资阳与成都的时空距离,更让“跨城通勤”成为两地市民的日常。
轨道交通资阳线。
五年来,资阳以交通同城为先手棋,构建起多层次便捷交通网络:成渝高铁班次增至77趟,最快22分钟直达成都;资阳北综合客运枢纽开通26条定制班线直达天府机场等地;“天府通”实现全域覆盖,都市圈内“一卡通行”;夜间接驳公交专线保障末班车旅客出行……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让资阳与成都联系愈发紧密,同城生活正不断提速。
产业协同 集群发展动能澎湃
近日,在位于资阳高新区的四川羽佳模塑有限公司资阳工厂发货区,十几辆物流车川流不息,将产品发往川渝各地。“今年四川工厂订单增长非常喜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厂长冯辉军介绍。
这家扎根资阳12年的企业,从最初5人小团队起步,如今业务已横跨汽车零部件多个品类,在成渝汽车产业带中稳稳占据一席之地。
五年来,资阳始终将产业同城作为核心根基,协同实施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攻坚计划,推动产业链深度协作与集群发展。成资两地企业联动密切,资阳羽佳模塑与成都鸣伟机电等410户企业实现相互配套;金辉药业等12户企业加入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联盟,超迪电器等10户企业融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联盟,跨区域产业协同格局加速形成。
星河动力四川造第二枚商业火箭成功发射。
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中国牙谷实现规划建设规模、产业链完整度、隐形矫治器产量三项“全球第一”,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安踏、鸿星尔克等知名运动品牌实现“资阳造”,本地配套率超80%,安岳成为西部最大运动鞋生产基地。新兴产业迅猛崛起,全国首个商业航天电磁发射研发基地落地建设,“资阳造”首片高效太阳能电池片成功下线,为都市圈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教育协同 优质资源普惠共享
今年5月,资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雁江区幸福博文学校、雁江区第八小学的150余名师生走进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参观第六届中国民族美术作品展。师生们穿梭于展厅之间,或驻足凝望,或低声交流,沉浸于艺术的世界。
参观第六届中国民族美术作品展。
“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专业艺术,拓宽审美视野,激发创作热情。”资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美术教师晏军说。
五年来,资阳不断深化与成都教育协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质。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川师附属临空中小学及幼儿园顺利招生,与成都结对共建学校增至137对,年增长率超20%。110余家骨干企业携手成立产教融合发展联盟,通过校地联动、资源互通,持续提升教育服务同城化水平,为都市圈人才培育筑牢根基。
文旅融合 新业态释放消费活力
6月28日,成都都市圈首座方特园区——资阳方特水世界及熊出没酒店开业,迅速成为成渝地区文旅消费新地标。开业首日接待游客13677人次,其中外地游客超七成,展现出成德眉资同城化文旅融合新气象。
方特水世界。
方特国色春秋。
轨道交通资阳线更是让资阳方特成为成都市民“周末游新选择”。来自成都双流区的苟永鹏购买了畅玩卡,他说:“地铁很方便,可以随时来玩。”德阳、眉山游客也纷至沓来,德阳游客邱洁制定了两天一晚游玩计划,眉山大学生王之励、谭桃开业即到。同步开业的熊出没酒店同样吸引不少家庭游客,当天入住率近七成。
8月8日,资阳方特国色春秋开业,历经半个月时间就迎来首个日均客流超2.6万人次的小高峰。成都游客刘祁称赞项目适配全年龄段、服务优质,资阳本地游客姜方旭则表示孩子通过室内项目感受到传统文化,来自重庆的李平丽也迫不及待带着妹妹来体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五年来,资阳积极融入同城化规划,抢抓双城经济圈机遇,通过文旅融合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陈毅故里”“安岳石刻”等资源,构建“一核两带多极”发展格局:主城区建设文旅消费集聚区,依托沱江生态廊道和成资渝文旅走廊构建休闲旅游带,培育安岳石刻、乐至红色旅游等特色增长极。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培育“文旅+农业”“文旅+康养”等新业态,打造方特综合体、安岳石刻遗址公园等IP矩阵,推动文旅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注入文旅新活力。
医疗共享 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以前听到是大病,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去成都华西!’挂号难、路途远、住宿贵,家里人跟着遭罪。”资阳市民刘阿姨回忆起老伴心脏手术的经历,依然心有余悸。转折发生在资阳市中心医院与华西医院建立深度协作关系之后。
华西医院专家到乡镇医院坐诊。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让华西专家看病!”通过重症管理系统,资阳市中心医院疑难危重症病人可及时提请华西专家会诊、查房,对不能诊治的患者及时转诊协同治疗。“有了这样的保障,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刘阿姨感慨道。
五年来,资阳与华西医院等13家医院共建医联体,柔性引进121名医疗专家、聘请42名学科主任,建立40余个专科联盟;医学检验检查结果都市圈互认项目达161项,成资2万余家医药机构实现异地购药联网结算。通过资源联动,持续提升医疗服务共享水平,增强群众同城生活的获得感。
政务通办 同城服务高效便捷
“你好,我想办理社保异地业务,请问流程是怎样的?”近日,在资阳市民服务中心成德眉资通办服务专区,刚从眉山到资阳定居的范守君在工作人员廖莉的指导下,顺利通过手机办好了个人社保异地业务。“很方便,不用跑回老家,现在可以异地通办,省去了很多麻烦。”范守君满意地说。
范守君正在办理业务。
五年来,资阳以政务服务同城化为抓手,持续优化都市圈营商环境。协同推出第四批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清单,“无差别办理”事项增至241项,505项服务实现“成德眉资通办”,累计办理业务超百万件。通过打破行政壁垒、简化办事流程,让企业和群众在“同城无差别”服务中体验便捷与高效,为都市圈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五载耕耘结硕果,同城发展谱新篇。过去五年,资阳在成都都市圈同城化浪潮中砥砺奋进,为区域协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资阳将立足既有成果、瞄准更高目标,与成德眉三市深化合作,把握轨道交通资阳线开通运营的机遇,持续推进交通互联、产业协作、公服共享等领域合作,为建设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贡献“资阳力量”。
全媒体记者 凌曦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