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食品轻纺产业
发布时间:2025-09-12 15:06 浏览量:1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梓潼的四川(绵阳)健康食品产业园,项目正火力全开提速建设。
作为园区的配套项目,省重点续建子项目——梓潼县农村智慧物流建设项目正加速推进。该项目主要新建10万平方米城乡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建设镇村物流配送体系。记者在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目前一期约4.4万平方米的六栋标准厂房主体已全部完工,工人们正在对厂房的外墙及屋面进行施工。
“项目一期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梓潼县汇智通达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彭超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加工配送效能,构建起标准健全、功能完善、上下游有效衔接的物流服务体系。
作为全省唯一省级健康食品产业园,四川(绵阳)健康食品产业园现已集聚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圣迪乐、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福欣食品等食品企业102户,其中规模以上健康食品企业25户,形成川调、预制菜、酒水饮料三大支撑产业和粮油、蛋品、肉制品、蔬果加工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3+4”健康食品产业体系。“圣迪乐”、“饭扫光”、“文昌贡”等一个个 “绵阳造”健康食品享誉全国,向外界递出绵阳城市名片。2025年1-6月,规模以上健康食品产业实现产值23.46亿元,同比增长14.34%。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绵阳聚集规上食品企业183家,其中116家实现正增长、86家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记者在位于三台的鸿星尔克(绵阳)实业有限公司车间看到,一排排崭新的智能缝纫机前,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一片片布料在人机密切地配合下,逐渐成型……各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们精神饱满,忙着赶制新的服装订单。
不只是基础设备,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全自动裁剪拉布机在裁床上拉直铺平布料;智能服装切片机自动将布料裁切成生产所需的形状大小;一块块布料裁片正在智能吊挂生产线上匀速滑动,根据智能系统分配至相对应的工人身边……智能化设备贯穿生产全程。
“公司自2018年投产以来,经过7年稳健发展,已建成40条智能吊挂生产线,形成年产超10亿元的生产规模。”鸿星尔克(绵阳)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徐志云介绍,公司积极创新销售策略、拓展多元渠道,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2025年订单量同比去年,逆势增长10%,今年四季度订单量约127万件,目前车间正全力冲刺四季度生产任务,确保圆满完成年度10亿元产值目标。
在三台,鞋服纺织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引入鞋服及配套企业75家,规上企业已达16家,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到成衣、鞋服的一条完整产业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绵阳聚集规上轻工纺织企业115家,其中79家实现正增长、50家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食品轻纺产业作为绵阳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科创优势,通过高位强力推动、健全机制联动、加大投资拉动,龙头企业引领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
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今年1-6月,食品饮料规上总产值166.19亿元、同比增长6.32%,从行业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112亿元、同比增加6.9%,食品制造业产值46.3亿元、同比增加21%;轻工纺织规上总产值90.89亿元。从重点行业来看,纺织鞋服产业产值44.9亿元、同比增加7.2%。纸制品制造及印刷产业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10.7%。
今年以来,我市升规8家食品饮料企业、14家轻工纺织企业。根据摸排,今年后续拟升规食品饮料企业15家、轻工纺织企业3家,预计全部升规后将带来共计8亿元以上增量。
瞄向未来,绵阳如何依托已有基础,乘“势”而上?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以赴稳定增长,深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聚焦健康食品、高端纺织等重点领域,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积极推进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品牌知名度。组织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消费品“三品”标杆企业创建,举办产业链推介、产学研对接等系列特色活动,推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行业延链补链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