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销4亿、赞助NBA的阿迪王, 为啥消失?

发布时间:2025-09-22 15:25  浏览量:2

有这么一个山寨鞋服品牌,你可能没穿过,但一定听过,它曾是一段时间的中文互联网笑料。它巅峰时期年销售额4亿元,净利润超过1亿元,在全国有近3000家门店。

它还是西甲联赛首家中国赞助品牌,2012年成为NBA官方合作伙伴,并赞助了华盛顿奇才队、丹佛掘金队等多支NBA球队。它就是号称“凑够七双可以召唤神龙”的阿迪王。

还记得当年阿迪王横行时,年少无知的我问同学:

“阿迪和阿迪王哪个更好一点?”

同学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我说:

“当然是阿迪王好了,毕竟是‘王’嘛。”

这个神奇的品牌有着怎样的故事?后来又去哪儿了呢?

时间拨回到1993年,彼时福建泉州正掀起外贸代工热潮,聚集了大批以外贸代工为主的鞋服企业。当前熟知的很多运动品牌均以此起家,比如安踏、特步、鸿星尔克等。

阿迪王的创始人丁建辉正是在这个时候创建了以外贸代工为业务的福建华珠鞋业有限公司。随着时间发展,泉州的同行一个个开始转型做品牌,混得风生水起。

丁建辉心想自己不能一成不变,于是在2006年二次创业,华珠鞋业摇身变为阿迪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他把阿迪达斯的正三角翻转成倒三角,将阿迪达斯的slogan“没有什么不可能”改编为“一切皆可改变”。

阿迪王刚一成立,就组建22个大区的经销商,疯狂开店,势必要抢占三线到十八线小城市的市场。然而经过两年多发展,阿迪王销量惨淡,毫无知名度。

原因在于当年泉州有太多运动品牌同行,他们起步更早,基本瓜分完市场所有蛋糕。头部品牌如安踏,刚刚完成从代理到自营体系的建立,在二三线城市拥有极高覆盖率,甚至把阿迪达斯都抛在身后。

腰部品牌有匹克、鸿星尔克、361度等,在国际巨头夹缝中抢得约5%的市场份额;哪怕混得差一点的,例如乔丹、德尔惠、沃特等,同样有不错的知名度。

姗姗来迟的阿迪王,一没技术,二没渠道,三没品牌,在这片红海里几乎只有死路一条。为挽救阿迪王,丁建辉想到了独特的玩法。

这里穿插背景:那个年代,国产运动品牌普遍喜欢山寨模仿,从品牌到产品,甚至广告宣传和发布会都“致敬”国际巨头。部分闯出来的品牌则投入巨大财力物力,打造自身独特风格,竭力摆脱曾经的“黑历史”。

阿迪王则是其中的“清流”,或许因当时已被阿迪达斯告上法庭,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决定把山寨进行到底。但丁建辉没钱,无法在电视广告、报纸软文、街头路演或一般新品发布会上碰瓷国际品牌。

于是他剑走偏锋,选择以山寨为话题核心,搞低成本网络炒作。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短视频,大家网上冲浪更多用论坛。

2009年,丁建辉的计划正式实施,猫扑网上突然出现一个神帖,题为《我今天见了一个牌子叫阿迪王》。

为证明所言非虚,该网友还贴上了阿迪王专卖店的图片。

这里再说一个背景:猫扑网是国内最早且最大的网上论坛之一,当年影响力不亚于现在的抖音。

很多古早网络名梗,例如“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犀利哥”“芙蓉姐姐”“奶茶妹妹”等,都源自猫扑。因此,《我今天见了一个牌子叫阿迪王》的帖子在有意的流量推广下,毫不意外地火了。

猫扑上很多人开始恶搞传播类似神帖,比如“他用耐克踩了我的阿迪王”“为了阿迪王我差点断送家人性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双阿迪王”“我终于按揭买了阿迪王”“今天我给一个穿阿迪王的人擦了鞋”。

更有网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板有眼地写出“最新消息,阿迪王出3000万亿美元救市”,为阿迪王再添传奇色彩。这些帖子如同现在的爽文小说,节奏极快,传播甚广,一下子打开了阿迪王的知名度。

当然这还不够,随着恶搞愈演愈烈,网友已不满足于写帖子,反而玩起张冠李戴、混淆视听。彼时凭借《超级女声》出道的李宇春,因个人形象被调侃成为网友造梗对象。

于是有人用拙劣的PS技术把李宇春和阿迪王联系在一起,海报上“为人不穿阿迪王,便称英雄也枉然”的标语让人“虎躯一震”;更有人直接喊出“纯爷们儿就该穿阿迪王”的口号,一度成为部分年轻人的口头禅。

除李宇春被“无故迫害”外,CBA运动员李楠也无故躺枪,阿迪王被宣传成CBA级别的运动员装备。就连阿迪王的百度百科也被网友三番五次修改,编撰为“可以和阿迪达斯平分秋色,甚至超而悦之的奢侈品品牌”。

发展到最后,阿迪王已然成为被无限神话、无限赞美的品牌,很多圈子都开始受到影响。比如2010年6月3日,趁新裤子乐队与摩登天空解约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时,无解音乐网采访了新裤子乐队成员庞宽。

记者问庞宽新裤子对商业化的看法,庞宽直言:

“我们想代言阿迪王。”

一句话掀起了阿迪王在音乐圈驰骋的号角。至此,阿迪王品牌的网络炒作出战告成。

庞宽

一些不明所以的小镇青年真把阿迪王当成了阿迪达斯的高端品牌,其销量节节攀升,成为下沉市场不折不扣的“鞋界话事人”。

赚到钱后,阿迪王逐渐有了正经运动品牌的样子,开始拍广告、搞赞助。但让人没想到的是,阿迪王登上央视的首个广告片竟如此“雷人”。

这则画面还算精美、创意几乎是阿迪达斯翻版的广告设计如下:一道闪电划过夜空,在地上砸出一个大坑,凭空生出一个无比膨胀的篮球;紧接着大球以“盘古开天辟地”的气势炸裂开来。

一位山寨NBA球员用“便秘姿势”大喊一声:“阿迪王,I'mcoming!”然后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用乔丹的起跳姿势将月亮扣进篮筐。

场景最后,山寨球员霸气回眸,篮筐被炸成碎片;接着字幕加画外音出现:“一切皆可改变。”

据说这条广告由于太“鬼畜”,且主角每次出场都喊一句“I'm coming”,导致主角被人戏称为“艾抗米”,甚至“艾抗米”还被编造了很多故事,被视为乔丹、科比之后的篮球巨星。

当然,雷人广告不止这一个,还有同样剧情山寨的“火星撞地球”和“为什么追我,我要急支糖浆”。总之,论电视广告的下限,阿迪王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看到这儿是不是感觉实在太粗俗,难登大雅之堂?其实不然,阿迪王在2011至2012年先后赞助了西甲联赛、NBA以及伦敦奥运会相关代表团和赛事。

虽然赞助的球队名气一般,但对于一个山寨品牌来说已经是巅峰。在此背景下,阿迪王名气爆棚,门店一夜之间填满二线开外城市,2012年销售额超4亿元,净利润超1亿元,给人一种即将在大陆市场超越阿迪达斯的气势。

然而超越没等来,却等来了阿迪达斯送来的官司。其实,自2008年起,阿迪达斯就对阿迪王发起侵权诉讼,但阿迪王总是置之不理,甚至创始人丁建辉接受媒体采访时还高傲挑衅:

“阿迪王最近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如果是山寨货,怎么可能会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呢?”

但在2012年,受中外乔丹品牌大战影响,阿迪王和阿迪达斯的纠纷再次升级。无从得知双方到底发生了什么,结局是2013年5月,双方庭外和解。

阿迪王除保留英文标志外,从此禁用三角logo以及“阿迪王”这三个字,阿迪达斯也不再索要上亿侵权赔偿。

不过,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品牌名和logo不能用了,重新换一套即可。很快,阿迪王的新形象出来了,依旧是山寨风,不过山寨对象改成了安德玛。

后续的门店、产品、包装物、宣传、物流等全都改成了酷似安德玛的logo,经营一切照旧,就连广告代言也有序推进:一会儿说要签约杨幂,一会儿又要赞助张涵予和王珞丹的电影。

就当大家以为蹭上安德玛的阿迪王还能东山再起时,没想到仅仅一年就凉了,主要原因是安德玛彼时在国内不火,没啥热点可蹭。

2015年,丁建辉退出阿迪王公司,没了灵魂人物,阿迪王再也无法折腾起来,从此彻底熄了火。接盘人打了几场官司后成为老赖,整个公司也在2021年被强制吊销。

目前网上还能买到所谓“阿迪王”的鞋子,都是小作坊贴牌的,和当年的阿迪王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还能找到曾经的绝版战靴,说不定挂在小黄鱼上真的有人愿意重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