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守护国土,尔克守护国民:一场国货品牌与国之重器的双向告白

发布时间:2025-09-26 18:29  浏览量:2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婉青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上,弹幕如潮水般涌来:“这盛世如您所愿”“此生无悔入华夏”,年轻人的爱国情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刷屏。

国庆临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年轻人们分享着国庆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的计划,短视频上能看到不少关于参观广场花坛、长城上看日出的分享……年轻人有自己为祖国庆生的仪式感。

当国人纷纷以各种方式献礼国庆时,中国品牌的成长轨迹,也正与国家科技实力的跃迁、民族文化自信的觉醒同频共振,用自己的方式为今年国庆献礼:

其中最出圈的当属鸿星尔克联动东风导弹,用中国式浪漫献礼祖国。

在这场升级中,鸿星尔克的破圈动作尤为醒目。

近日,国民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官宣与东风导弹联动,以“大国重器×国民品牌”的组合,将国货叙事推向了新的维度。

在鸿星尔克官宣联动后,社交平台的评论区成了“大型心动现场”:

不少网友盛赞,“这次真是原地起飞了!鸿星尔克闷声干大事!”还有忠实粉丝在微博留言,“这可是东风啊!鸿星尔克硬核联动太燃了!”更有人称赞,这就是今年看到国庆最惊喜的联动。“东风呼啸,鸿星闪耀!咱们的文化自信就这么一点点扎根了!”

在「子弹财经」看来,这是一次关于中国品牌当如何定义自身价值的深度作答:

国货从跟跑到领跑,究竟该如何扎根国民?中国品牌的“觉醒”,又该如何突破情感消费的天花板,走向更坚实的价值认同?

要理解鸿星尔克跟东风导弹此次合作的深意,首先需要厘清中国品牌成长的时代坐标。

如果将2018年国货元年算作起点,中国品牌的觉醒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符号觉醒。

消费者开始关注品牌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此时的国货更多是文化符号的载体,满足的是消费者对文化身份表达的需求。

有文化研究学者曾表示,“10年前,汉文化被称为小众圈子;10年后,汉服出游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现在是传播文化的最好时代。”

而早在2022年9月9日,鸿星尔克在中华世纪坛发布了「星创•中国鸿」主题大秀,灵感就来源于中国汉字,将鸿鹄二字进行解构,凭实力“传书”中国青年鸿鹄高飞的志向。

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品牌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转化为产品设计语言,满足消费者用国货表达身份的需求。

第二阶段则是情感共鸣。

2022年后,国货的情感属性被进一步放大,消费者用购买行为为品牌的责任担当投票。

这一阶段,消费者的逻辑从为文化买单转向为企业的价值观买单。

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产品有多“中国风”,而是品牌是否与自己“站在一起”——是否承担社会责任、守护国民利益。

举个例子,去年7月,鸿星尔克携手汇源、蜂花、好想你、洁柔等23家国货品牌,开展“国货筑梦”公益活动,鸿星尔克还将各国货品牌代表们聚集围坐,在国货老板会客厅一起畅谈国货发展,并且通过线下市集活动+线上全网互动连麦,贯穿国货自信的理念,再让国货发展全网发酵。

鸿星尔克董事长吴荣照说:“通过汇聚一颗颗星,燃起一团团火。我们希望凝聚国货品牌的力量,让更多的国货被看见。”

如今,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国家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国货正进入3.0阶段——价值共鸣。

年轻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为情怀买单,他们更在意品牌是否具备真实的科技硬实力,是否与中国核心价值同频,是否能在全球产业链中代表中国参与竞争。

这种转变要求国货品牌必须成为价值共创者,代表中国科技先进方向。

所以,鸿星尔克与东风导弹的联动,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它踩中了3.0时代的关键节点——当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为情怀买单”,当国家科技实力需要更广泛的传播,当民族自信需要更坚实的载体,需要这样一个品牌站出来。

鸿星尔克与东风导弹的联动,远不止是一次品牌合作,更是中国品牌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

其实东风导弹与鸿星尔克,一个守护国土安全的上天利器,一个服务国民的运动品牌,看似分属“国之重器”与“民生刚需”的不同领域,却在底层逻辑上高度一致。

二者双向奔赴,背后有两个关键因素:

1、十年磨一剑,锻造技术底色。

“东风”作为我国第一代中程弹道导弹,其研发史就是一部技术突围史。

上世纪60年代,面对国际技术封锁,科研团队从零起步:为攻克固体燃料发动机难题,工程师们在戈壁滩上一蹲就是八年,记录了数十万组试验数据;为实现精准制导,团队反复优化陀螺仪精度,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这种“不计成本、不问周期”的钻研精神,让“东风”从图纸变为国之盾牌,更奠定了中国战略科技“自主创新”的基因。

2025年9月3日,十多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着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浩荡通过天安门广场。与此同时,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也首次公开亮相,继续书写着“东风传奇”。大国重器背后,是几代航天人六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更是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

而鸿星尔克在加速推动科技研发创新突破上,也有着相同的坚持。

比如,在跑步领域,鸿星尔克推出独家炁科技、奇弹科技等多个适配不同跑步人群的中底技术。其中,鸿星尔克推出马拉松专业竞速碳板跑鞋“芷境1”,在面世仅仅半年多后,成功助力中国跑者32次登顶冠军,多次打破赛会纪录。

“芷境2”在北马一亮相就展示出了其过硬的性能,助力104人成功破PB,将国货品牌在跑步赛道的科技装备竞赛提升到新的高度;鸿星尔克x那兔联合打造芷境2中国星系列,在中国红主调鞋身上闪耀万千红星,陪伴着中国跑者坚定向前,每一步都诠释爱国精神。

近年来,鸿星尔克不断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其产品也走出国门,收获了国际认可。比如,“极地云冰棉”凉感T恤正式被确认为“世界持续凉感(27°C以内)时间最长的棉质T恤”,“新型仿生银蚁防晒面料”荣获ISPO全球大奖。

真正理解了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精神,才是双方合作最坚实的底座。

2、家国情怀的共同诠释。

如果说技术是骨骼,家国情怀则是血液。

鸿星尔克与东风导弹的联动,一个用“守护国土”定义使命,一个用“服务国民”践行担当,共同书写“国之所需,我必为之”的中国精神。

“东风”的存在,本身就是“国之所需”的最直接回应。20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外部军事威胁,战略威慑力量薄弱。“东风”的研发,正是为了填补中程导弹空白,为国家发展争取和平空间。

鸿星尔克的“家国情怀”,没有停留在口号,而是渗透在品牌基因里:

比如,今年鸿星尔克携手熊猫家园组委会打造的于适同款熊猫家园公益T恤,被无数网友在线催加单,而公益T恤义卖所得100%捐赠给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用于成都大熊猫守护及科研、维护兽舍等方面工作,增加公众对濒危物种保护的深层关注。

未来的国货品牌,需要像鸿星尔克一样,在研发端加大投入,在文化端深挖内涵,在社会价值端主动担当。

不仅是口号,更是科技实力的硬核印证与精神血脉的传承共生。

中国品牌的成长逻辑已悄然改变。

短期的借势或许能带来流量爆发,但真正的长期主义,必须建立在“硬实力+软价值”的双轮驱动之上。

鸿星尔克与东风导弹的国庆联动,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恰恰给出了清晰的方向:

国货品牌要穿越周期,既要用科技硬实力筑牢根基,更要用精神软价值连接人心。

一方面,它满足了年轻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欲。

年轻一代的爱国,不再是含蓄的、被动的,而是热烈的、主动的。他们渴望用行动证明“我与国家同频”,但需要具体的载体。

新锐青年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叙事,而是主动成为中国文化的最佳代言人。从破圈的主旋律剧《觉醒年代》《长津湖》,到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掀起全球预约狂潮,这些作品让东方神话体系惊艳世界。

当我们谈论国货的崛起时,从来不是某个爆款或某次营销,而是品牌用科技实力回答“中国能否自主创新”的底气。

更重要的是,鸿星尔克一直在通过品牌的力量,让每个国民参与其中。

2021年,鸿星尔克率先在行业内发起了“青年共创计划”和“青年共创设计大赛”,推动才华横溢的有志青年成为鸿星尔克共创官,与青年们共同探索国货运动新主张。

在鸿星尔克的“国民运动助力计划”中,这一理念得到了更淋漓尽致地诠释:

开启全国超过50个城市的国民运动课堂,并组建国民运动教练团队,通过专业技巧与训练指导,帮助国民跑者提供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鸿星尔克模式证明,在国货崛起浪潮中,责任竞争力愈发重要。

这次联动,不仅是中国制造精神的深度诠释,更折射出中国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真正的“国货”,需要构建“科技-文化-产业”的生态共生体系。

做中国品牌新国货,讲好中国故事;用品牌基因,致敬红色中国力量。

站在国货3.0的时代节点回望,鸿星尔克与东风导弹的联动,是一次精神血脉的“同频共振”,它告诉我们:

中国品牌的崛起,从来不是靠模仿或情怀,而是靠极致钻研的技术底色,国之所需的责任担当和引领行业的格局视野。

国货的未来,关乎科技底气,更关乎民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