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3.0时代来了!鸿星尔克东风联动引全民心动

发布时间:2025-09-28 17:45  浏览量:1

东风守护国土,尔克守护国民,一场国货品牌与国之重器的双向告白最近刷社交平台。

总能刷到鸿星尔克和东风导弹联动的消息,评论区里全是“这波联动太燃了”“国货终于支棱起来了”的声音。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普通的品牌营销,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事儿远不止“联名”这么简单,更像是国货品牌和国之重器的一次“双向告白”。

要聊明白这次联动的意义,得先说说这些年国货的变化,要是从2018年“国货元年”算起,国货觉醒大概能分成三个阶段。

最开始是“符号觉醒”,那时候大家买国货,多是冲着“中国风”元素去的,比如衣服上印个汉字、包包用个传统纹样,就能吸引不少目光。

记得有文化学者说过,十年前穿汉服出门还会被围观,现在大街上穿汉服逛街已经很常见了。

鸿星尔克早早就踩中了这个点,2022年在中华世纪坛办的“星创•中国鸿”大秀,把“鸿鹄”两个字拆开做设计,既好看又有文化味儿,当时还圈了不少粉。

后来就到了“情感共鸣”阶段,大家买国货不再只看设计,更看重品牌的担当

就像2024年夏天,鸿星尔克拉着汇源、蜂花等二十多家国货品牌搞“国货筑梦”活动,还把品牌老板们聚在一起聊发展,线上线下一起互动。

当时鸿星尔克董事长吴荣照说“汇聚一颗颗星,燃起一团团火”,看到这句话还挺感动的,这种“抱团取暖”的劲儿,才是国货该有的样子。

现在国货已经进入“价值共鸣”阶段了,尤其是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后,大家对国货的要求更高了,不仅要好看、有担当,还得有真技术、能代表中国实力。

而鸿星尔克和东风导弹的联动,正好踩中了这个点,一个是守护国土的“国之重器”。

双向选择的底气

可能有人会问,东风导弹和鸿星尔克,一个搞国防,一个做运动装备,怎么会想到一起去?

其实仔细扒一扒就知道,两者能走到一起,靠的是两点,过硬的技术和一致的家国情怀

先说说技术,东风导弹的技术有多牛,不用我多说吧?上世纪60年代,咱们科研团队在国际封锁的情况下,从零开始研发

为了攻克发动机难题,工程师在戈壁滩待了八年,记了几十万组数据,为了让导弹打得准,反复调试陀螺仪,把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今年9月3日阅兵,东风-5C和首次亮相的东风-61一出来,满屏都是“安全感拉满”的弹幕,这就是技术积累的底气。

鸿星尔克在技术上也没闲着,就说跑步鞋吧,他们搞的科技、奇弹科技,专门针对不同跑者设计。

之前出的“芷境1”跑鞋,半年多就帮中国跑者拿了32个冠军,还破了不少纪录,今年北马推出的“芷境2”,又帮104个跑者突破了个人最好成绩。

不光如此,他们家的“极地云冰棉”T恤,还拿了“世界持续凉感时间最长”的认证,“银蚁防晒面料”也得了国际大奖。

以前总觉得国外运动品牌技术厉害,现在看国货一点不差。

再说说家国情怀,东风导弹从诞生起,就是为了守护国土安全,当年研发是为了应对外部威胁,现在则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鸿星尔克的家国情怀,也不是喊口号,今年他们出的熊猫家园公益T恤,卖的钱全捐给了基金会,用来保护大熊猫。

这种“不图名利做公益”的做法,和东风导弹“为国铸盾”的初心,其实是一样的,一个守护国土,一个守护国民,都是“国之所需,我必为之”。

国货的长期主义

现在很多品牌都想靠“蹭热点”火一把,但往往火一阵就没声儿了。

鸿星尔克这次联动能出圈,关键在于它走的是“长期主义”路线,不靠短期营销博眼球,而是靠技术和价值留住人。

以前我也觉得国货有点“情怀大于实力”,但看了鸿星尔克这些年的操作,想法变了。

他们没有只盯着“国潮”这个标签,而是把钱花在研发上,不断搞新技术、出新产品

也没有只顾着自己发展,而是拉着其他国货品牌一起进步,还通过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这种“硬实力+软价值”双管齐下的做法,才是国货该走的路。

现在国货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节点,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向“科技+文化+产业”融合的方向发展。

就像鸿星尔克和东风导弹的联动,不是简单的“1+1”,而是把国防科技的“硬”和品牌文化的“软”结合起来,给国货发展指了一条新路子。

总的来说,这次联动不只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更像是国货崛起的一个“缩影”。

它告诉我们,国货的强大,不是靠喊口号,而是靠实打实的技术和真心实意的担当

未来要是有更多国货品牌能像鸿星尔克这样,沉下心搞研发、担责任,那咱们的国货一定能在全球市场上站稳脚跟,让世界看到中国品牌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