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狠人”遇见“网络狠活”—传统企业如何被新媒体按地上摩擦

发布时间:2025-09-15 09:58  浏览量:1

一、先给西贝把个脉

1. 饭是现做的,错是现认的,热搜是现上的。
2. 罗永浩一杆枪,贾国龙一声“哎哟”,网友一哄而上,西贝的公关被现炖成“莜面猪脑汤”。
3. 暂停后厨参观、下架“罗永浩”套餐、创始人连夜滑跪——动作比上菜还快,可惜方向全错,步步踩雷,招招掉血。

二、西贝如何把自己搞成了“反面教材”

至此,西贝成功完成“传统餐饮最速翻车传说”:从“贵”到“横”到“骂”,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比做莜面窝窝还熟练。

三、贾总“表态”逐句吐槽版

“我应对方式有错,改。”——翻译:公关部连夜写稿,我复制粘贴,先稳住股价再说。

“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翻译:之前是“爱吃吃,不吃滚”,现在是“爸爸别走,我给打折”。

“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翻译:初恋天天给我打差评,我还得跪舔,真·舔狗文学。

“打明牌,做透明西贝,向胖东来学习。”——翻译:抄作业谁都行,关键胖东来把90%利润分给员工,你学吗?

“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翻译:打不过就扣帽子,可惜老罗身经百战,比你差评都多,早免疫了。

“但他打醒了我,算变相帮西贝进步。”——翻译:骂归骂,流量真香,明年618找他带货行不行?

小结:
一封道歉信,半篇“罗生门”。既想立“知错就改”人设,又忍不住骂街,像极了小学生检讨书:“老师我打人不对,但他先瞪我!”——真诚不足,流量有余,鸡贼拉满。

四、西贝到底冤不冤?来算三本账

1. 成本账:
羊肉 120 元/斤、门店租金 35 元/平/天、人工 8000 元/月……贵有贵的道理,但同行“九毛九”“眉州东坡”同样商场店,为啥人家 99 元 4 个菜还能活?

2. 价值账:
贵不是问题,值不值才是。西贝把“抻面、搓窝窝”搬到明档,表演费算不算在菜价里?顾客问两句,你就让人“爱吃不吃”,情绪价值负分,谁还为你溢价买单?

3. 对比账:
胖东来8元一大碗牛肉面,加牛肉加到冒尖;海底捞10元无限续小料,美甲擦鞋一起上;西贝399元6根羊排,还不让说,说了就是“黑社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对比原地社死。

结论:
成本可以高,脾气不能高;价格可以贵,姿态不能贵。既要赚钱又要立牌坊,那就把“服务”卷到极致,而不是把“怼人”卷到极致。

五、暂停后厨参观:神操作背后的“心虚三连”

官方理由:
1. 保证后厨正常运行——翻译:怕你们拍到来回热卖的“预制羊排”;
2. 顾客投诉肖像权——翻译:我们主动替顾客维权,感动中国;

3. 明档可以看——翻译:经过剪辑的“安全画面”随便看,后厨真面目免进。

一句话总结:
不让看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大的雷。越禁止,越坐实“有猫腻”,堪称“此地无银三百两”现场版。

六、罗永浩到底是不是“网络黑社会”?

先放结论:
不是。

人家一没拿枪,二没勒索,三没删帖控评,不过把顾客吐槽复述一遍,顺带加点“相声包袱”。

真正的“黑社会”是:
- 你说两句就律师函警告;
- 你拍视频就投诉下架;
- 你差评就调取手机号上门“沟通”。

相比之下,老罗顶多算“网络嘴替”,替不敢或者不能发声的消费者口嗨两句。贾总把“批评”当成“黑”,本质是把“顾客”当成“对手”。商业世界最大的幻觉:把平台当自家炕,把消费者当隔壁贼。

七、传统餐饮在新媒体时代的“避坑指南”

西贝用 72 小时演示了“错误答案”,咱们反向拆解,标准答案长这样:

1. 贵可以,但得让人“贵得明白”
——把成本拆开讲:羊排多少斤、运费多少、孜然从哪儿进口,直播算给大伙看。别怕模仿,真成本敢亮出来,同行佩服,顾客买单。

2. 被吐槽先“接梗”再“自嘲”
——老罗说“399元6根羊排”,你就顺势推出“老罗同款羊排打卡墙”,拍照送可乐,玩梗比吵架省钱多了。

3. 把“批评”当“免费用户调研”
——评论区就是新时代的“意见箱”,连夜收集、次日迭代,三天后出“网友指名降价版羊排”,让吃瓜群众亲眼见证“因为你们,我们改了”,好感度+10086。

4. 别轻易扣帽子,一旦扣了,道歉要快、要狠、要现金
——“黑社会”三个字一出口,相当于地图炮全体网友,必须老板亲自出镜、90度鞠躬、羊排半价券管够,不然“黑”的就是自己。

5. 后厨直播反而要24小时开
——越透明越自信,预制菜就大方贴配料表,现炒就全程直播,让“卫生”“新鲜”成为免费广告,省下的代言费直接给顾客打折,双赢。

八、西贝事件给所有老板的“灵魂三问”

1. 你把顾客当“韭菜”还是“合伙人”?
2. 你把网络当“放大器”还是“枪炮声”?

3. 你把批评当“财富”还是“敌人”?

答错这三题,再大的品牌也分分钟翻车:
- 海底捞“乌鸡卷塑料事件” 48 小时直播道歉,销售额两周回血;
- 星巴克“赶人事件”中国区副总亲自登门,把“驱逐”变“邀请”;
- 鸿星尔克“诈捐质疑” 24小时贴银行回单,让“黑粉”变“死忠”。

答案很清楚:

会道歉、会改、会自嘲,才是新时代企业保命三件套。

九、写在最后的“毒鸡汤”

贾总,知道你们西北汉子硬气,把“不服”写进基因。但商业不是戈壁滩,消费者不是狼群,别拿“硬刚”当“特色”。

真正的狠人,敢于对自己下刀:
- 砍溢价;
- 砍官僚;
- 砍玻璃心。

剩下那点“利润”才是真金白银。

至于罗永浩,人家直播间还在卖“3元一根的玉米”,弹幕满屏“真香”。

看懂了吗?

能把贵货卖便宜,是本事;

能把便宜货卖出体验,是魔法;

把贵货卖出优越感还容不得别人说,是幻觉。

西贝,从“莜面村”到“学费村”,只隔一句“黑社会”。

下一顿是继续“贵且横”,还是“贵且暖”,全看你贾总是真改,还是改个寂寞。

毕竟,网友没有亲妈滤镜,

只有“好吃不贵”和“好吃你活该”。

不过,通过这个事,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人家老板这智商,能把生意做这么大,而自己不行?!


算了,先面壁反思去了,

也祝贾总早日从学费村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