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上海才发现:没人穿匹克、鸿星尔克,满街都是“李宁、安踏”

发布时间:2025-09-28 18:00  浏览量:2

虽说近年来国潮抢占时尚主流,但在运动品牌中,人们还是习惯性偏爱李宁、安踏,自觉屏蔽了皮克、鸿星尔克。

国潮兴起,运动鞋不再以耐克、阿迪为主流,取而代之的则是“李宁、安踏”,纵观上海街头的潮人icon穿搭就知道,李宁和安踏已经从单纯的运动鞋演变成了“时尚利器”。

但是,国产运动鞋品牌这么多,为何上海人都在穿李宁、安踏,而不是匹克、鸿星尔克呢?这不仅是品牌选择的表象变化,更是一场关于中国运动品牌转型升级以及审美的变迁。

① 性价比高,无法满足身份需求

在国产运动鞋品牌中,匹克和鸿星尔克以“高性价比”著称,其受众群体主要分布在三五线城市,以及部分小县城,这显然无法满足上海人的时尚需求。

另外,对于上海人来说,运动鞋不仅穿的是鞋,也是一种身份与品味的象征。匹克、鸿星尔克无论从品牌还是价格,都稍逊色于李宁和安踏,无法满足身份需求。

② 款式大同小异,缺乏时尚辨识度

穿过匹克、鸿星尔克运动鞋的朋友一定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两个品牌的鞋子款式设计都大同小异,缺乏品牌辨识度,也少了点时尚特殊性。

若是不看Logo,你很难猜出这双鞋到底是匹克还是鸿星尔克,也正是因为大众化的款式设计,劝退了许多精致时髦的上海人。

③ 知名度略显逊色,品牌附属价值低

相比李宁、安踏,匹克和鸿星尔克在国产运动鞋中的知名度处于较低位置,缺乏一些“特别、创新”的东西,联名设计也很少,专业性也不够硬,总给人感觉少了点什么。

走进匹克和鸿星尔克的品牌门店你就会知道,除了几个导购,几乎没啥人在里面选购产品,可见这两个品牌的附属价值是比较低的,甚至有人觉得穿上匹克、鸿星尔克有股“乡土气”

01.从「性价比」到「品价比」

李宁、安踏之所以能和匹克、鸿星尔克拉开距离,主要是因为品牌得以升级,已经从「性价比」升级到了「品价比」,这也无形中迎合了上海人的消费需求。

自2018年,李宁以「中国李宁」之名登陆纽约时装周;安踏则通过收购FILA、始祖鸟、萨洛蒙等国际品牌,打响了品牌知名度,既有高端产品又掌握了时尚话语权。

02.告别「土味」,拥抱「潮流」

上海作为时尚“魔都”,当地人对于设计感的追求几乎苛刻,他们不喜欢烂大街、没个性的东西,而李宁、安踏刚好在设计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创新。

李宁强调「国潮」设计,将汉字元素、水墨色彩融入产品;安踏则注重国际化设计团队的建设,产品兼具功能与审美。而匹克、鸿星尔克虽有改进,但整体审美偏传统,难以吸引年轻人。

03.从「国货之光」到「新中产品牌」

李宁和安踏一直是“国货之光”,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一线城市核心商圈,而匹克和鸿星尔克的门店主要集中在三五线城市,在一线城市的曝光度严重不足。

虽然鸿星尔克在2021年因捐款事件短暂出圈,但热度很快消褪,而李宁和安踏长期投入体育赞助,并通过跨界联名等合作方式,逐渐将品牌塑造成了“新中产品牌”。

01.时尚休闲与运动混搭,丰富造型风格

穿李宁或安踏运动鞋时,如果只会一味地搭配运动服装,那么整体造型就会显得太过单调,甚至给人一种“公式化”的土气感。

真正有品味的穿法,应该是将时尚休闲服装与运动鞋混搭,比如工装、衬衣、牛仔裤配运动鞋,丰富造型风格,看似冲突,实则拿捏了平衡感,整体造型更有时尚张力。

02.上长下短,优化身材比例

李宁、安踏的大部分运动鞋款式都偏大量感,款式造型存在感强,如果搭配裤腿太长的裤子,则容易显得拖沓累赘,甚至影响身材比例。

可以采用“上长下短”的搭配方式,下半身以短裤配运动鞋的形式,增加腿部露肤留白,拉长腿部线条,优化身材比例,即使是小个子也能穿出大长腿效果。

03.局部亮色点缀,烘托活力氛围

在运动鞋穿搭中,需要的是活力,最忌讳的就是沉闷。因此,在配色上可以融入局部亮色点缀,烘托活力氛围,从而营造出少年感。

亮色除了通过鞋与配饰呼应,还可以仅用一个亮色饰品作为点缀,瞬间提亮视觉,既不会显得杂乱无章,也能很好地突出单品各自的时尚特点。#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