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了半小时外卖,看到国潮来袭包装就知道丸辣

发布时间:2024-12-24 22:25  浏览量:3

忙碌一天,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家中,点了份外卖,满心期待慰藉味蕾,结果到手一瞧,包装上印着京剧少女,戴着墨镜、手持扇子,胸前一个醒目的 “潮” 字,瞬间心凉半截,感觉天都要塌了。

这就是近期网友们疯狂吐槽的 “国潮外卖”。要是再集齐下面这五大 “特征”,那这份外卖的 “国潮血统” 堪称纯正。

其一,店名奇葩,像 “一家被炒粉耽误的炒饭店”“重生之我在某某卖炒饭,赌上职业生涯的一碗炒饭” 等等;其二,包装上醒目印着 “国潮来袭” 四个大字;其三,餐具堪称 “一绝”,黑色液体养胃勺搭配超细毛刺筷子;其四,饮料要么是不知名色素勾兑的冰红茶,要么是甜到齁的冬瓜茶;其五,店铺主页搞 “收藏0.1元送烤肠或预制煎蛋” 的活动。

倘若全对上号,恭喜,吃完大概率秒变 “窜天猴”。这类国潮外卖泛滥成灾,槽点满满,大家边吐槽边担忧,哪天自己取外卖,冷不丁冒出个国潮少女包装,关键是这包装火得离谱,零食、洗衣粉,甚至农药包装都照搬,尴尬到脚趾抠地。毫不夸张地说,“国潮” 这词如今跟 “专家” 一样,被过度消费,名声都快被玩坏了。

那么问题来了,国潮外卖究竟咋火起来的?哪些餐饮品类受灾最严重?背后的推手又是何方神圣?

国潮外卖的起源,最早能追溯到2020年抖音用户YUMI优小米发布的一个视频。据说素材原本是要发给某个网站的,结果因纠纷,原稿泄露传开,后来创作者一赌气,直接开源,免费供大家使用,相当于活白干了,钱没拿到,索性做公益。

那几年在网上搜 “免费国潮元素”,蹦出的第一个就是国潮少女图。秉持 “拿来主义”,众多商家纷纷拿这图印在外包装上批量生产。

网上免费素材海了去了,为啥就这国潮包装火得一塌糊涂?主要有俩原因。一方面,爱国情怀加持。从2018年起国货品牌打破刻板印象,设计融入潮流创新元素逐渐走红,2021年鸿星尔克捐款事件后更是达到巅峰,但凡跟爱国、国潮、国货、民族沾边的元素,都自带流量光环,用国潮包装就能引流,流量可就是实打实的收益。

另一方面,成本低廉。印着国潮图案的饭盒、包装袋,在拼多多和1688上堪称最便宜的外卖包装。某电商平台,100只无logo、750毫升的牛皮纸碗卖28元,一只两毛八。再看国潮包装的同款规格、数量牛皮纸碗,也卖28元,这不妥妥 “买到就是赚到”,不买都亏。

国潮概念兴起,加上成本优势,二者合力捧红了这个IP。后来有人在国潮少女基础上二次创作,把扇子改成相机,变换手势,或者保留类似配色,更替形象,生生搞出一个流派,有人设的外卖,还有专属 “食设”。

大家不妨想想,啥样的商家偏爱这种国潮包装?一般是客单价低、包装预算少、能省则省的小店。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网友扒出好多国潮外卖卫生状况极差,简直是在疯狂挑战肠胃极限,看谁的肠胃是 “铁打的”。不少外卖员贴图曝光,凌乱的地上,大铁盆装着满满炒饭,插着把铁锹,老板光着膀子忙得不可开交,这还算干净的。

有的饭店厨房脏得 “包浆”,煤气灶、桌面、锅碗瓢盆全是黑乎乎的油污,灶台上老板穿着油渍麻花的衣服精心炮制食物,身后放着四个国潮包装外卖盒,还有外卖员恰好拍到炒饭制作现场:大木桶装满炒饭,灶台、地面、垃圾桶到处是厨余垃圾,地上纸壳黑得发亮,更有甚者,嫌用盆装炒饭麻烦,直接在地上铺张纸壳打包,真不知是哪些倒霉蛋会点到。

外卖卫生问题可不只是外卖员私下吐槽,官方也曝光过。今年8月底央视财经揭露多处 “幽灵外卖”,评分4.6、月销3000多的外卖店,居然开在废品回收站旁边,卫生状况不忍直视。

操作间纱窗、灶台满是油污,台面污水横流,门帘沾满黑垢,库房里食材、货物、生活用品乱堆乱放。最离谱的是,这条街上30多家外卖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一模一样。美食城经理坦言,几家店随意开,营业地址、执照、店面图片全是假的,唯有苍蝇、老鼠、蟑螂货真价实,网友都无奈自嘲了。

打工累一天,晚上九点多回到城中村十几平米出租屋,手机上一通满减、膨胀操作后点份外卖,到手一看,红色国潮包装亮眼,里面几块色泽诡异、年龄难辨的 “僵尸肉”,一片塑料纤维口感的预制荷包蛋,扒一口夹生米饭,再灌一口不明色素饮料,满心悲凉: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负面爆料看多了,大家不自觉就给国潮外卖包装贴上脏乱差小作坊的标签。网友还总结出 “外卖三不点”:月销好几千的不点,没堂食的不点,没店铺图片的不点,虽说不能百分百保证外卖干净,起码多道筛选,能排除些卫生堪忧的小作坊。

还有啥招能避开 “国潮外卖” 呢?首先看品类,国潮包装多见于炒饭、炒面、炒米粉、盖浇饭、小碗菜、炸鸡、麻辣烫、烤肉饭等。

这些大多是重油、重辣、高碳水,刺激味蕾同时,巧妙掩盖食材不新鲜的味道,食材再不新鲜,调味一重口,食客很难察觉。而且这些品类还是预制菜重灾区,比如炒饭,外卖平台卖十几块一份,约250克,电商平台两斤扬州炒饭才16元,能做4份外卖量。一人食小碗菜,外卖平台十几二十块,电商平台十份不到50元,算下来一份成本不到5元。

国潮外卖走红并非偶然,背后有资本运作。外卖市场庞大,如何低成本开店、运营、推广流量,门道不少。有些外卖品牌运营商瞅准痛点,靠招加盟、卖方案、卖原料赚钱。如今常见流派,像 “重生之我在卖炒饭”“一家被炒粉耽误的炒饭店”“我在上海5套房,全靠菜饭骨头汤,赌上10年厨师生涯卖的炒饭” 等。这类品牌运营商多赚钱?一位 “赌上厨师生涯” 系列外卖餐饮品牌运营负责人透露,公司旗下品牌近700家加盟商,加盟费2.98万左右,单加盟费就入账2000多万。除加盟费,总部每月还抽营业额3%当代运营费。

具体咋运营?一是品牌形象统一,总部给线下门店统一设计,标配一张写有 “10年厨师生涯只为炒好这一碗” 的厨师照片,外卖包装必须从经验丰富的厨师照片,外卖包装必须从总部采购,一套收1元,电商平台才几毛钱。

二是味道统一,加盟商从总部买拌饭炒饭调料,一份600元调料能做3000多份炒饭。商家提前把调料拌进米饭蒸好,有订单就直接装盘或简单炒下,最快30秒出餐,所以常见炒饭装木桶提前拌好,招商手册更夸张宣传8秒出餐,帮商家省员工、降成本,这就是国潮外卖出餐快的缘由。

最后是流量运营技巧,店铺流量下滑,总部建议加盟商低价囤食材,推出0元购产品,常见0.01元香肠、牛肉丸、鱼豆腐,0.1元酱汁、大鸡腿、卤蛋等,让用户薅羊毛,感觉捡了便宜,提升销量与复购率。

如此这般,批量复制爆款,有的商家开店两三月销量就几千,但消费者易审美疲劳,店名流量效应短暂,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店铺销量下降甚至关门大吉。咋办?换个名,搞个新噱头,再来一轮 “赌上十年厨师生涯卖的炒饭”,我看老板是拿顾客小命 “赌”,真绝了。“赌上厨师生涯” 系列品牌运营负责人称,公司正搞 “一碗吃到爽外卖”,店铺前缀还是炒饭系列,点不点大家心里有数,套路如出一辙,换个马甲接着割加盟商韭菜。

如今外卖营销运营走向规模化、市场化,网上到处是外卖服务商,提供新手开店、老店盘活、差评率优化等代运营服务。但从用户角度,廉价不卫生外卖增多,踩雷风险飙升。这几年消费降级成风,性价比低价战略横扫各行各业,可低价背后,品控垮塌,假地址、假照片、假执照小作坊走红。用户吐槽外卖脏乱差,商家哭诉被割韭菜,外卖平台却近乎隐身。但平台既然要在这行混饭吃,就该担起审核、验证、监管之责,总不能因为用户肠胃 “抗造”,就可着劲儿霍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