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隐藏套路”曝光!罗永浩撕开真相,难怪能精准收割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5-09-15 15:40 浏览量:2
罗永浩这又把一个14年前的梗翻出来炸街了!2025年9月12日,他在社交平台上抖了个大料:当年那个让星巴克“社死”的“中杯大杯”段子,竟然是他自导自演的!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2011年,罗永浩还没搞直播带货,弄了个微电影叫《幸福59厘米之小马》,片子里,他演个暴躁顾客,冲进星巴克点咖啡,指着中间那杯说“来个中杯”,店员一脸公式化地纠正:“先生,那是‘大杯’,我们只有中杯、大杯、特大杯。”
罗永浩不服,硬杠到底,最后气得自扇耳光,旁边还有个小年轻喊“罗老师别这样”,这画面太魔性,网友看了笑喷,剪成表情包满网飞,吐槽星巴克的杯型命名“整蛊消费者”,这梗火了十几年,谁能想到背后全是套路?
罗永浩这次爆料,彻底把这事儿底裤都掀了,原来,剧本是他写的,导演是他,演店员的妹子是他公司同事,连拍摄地都是真星巴克门店。
更离谱的是,拍完没多久,那家店的店长真跑来找他道歉,说员工应对确实有点僵硬,这段子火得有理,罗永浩抓住了大家买咖啡时被“中杯大杯”绕晕的烦躁,硬是把这点小情绪放大成全民狂欢,谁没在点单时被服务员那套标准话术怼得一愣一愣的?
就像你在奶茶店喊“少冰”,结果半杯都是冰,心疼得想退货,这段子就像替咱们出了口气,难怪当年刷屏。
时间快进到2024年,剧情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罗永浩居然在直播间给星巴克带货,卖吸管杯,还发了个动态,调侃“世纪大和解”,他说:“淘宝微信都握手了,我跟星巴克早没事了!”这反转让网友直呼“罗老师,商业鬼才啊”,从当年的“死对头”到如今的合作伙伴,这波操作太秀了。
查了下全网,星巴克这单带货直播卖得挺火,吸管杯一度断货,证明这和解不是空话,是真金白银的合作。
还有人翻出旧账,2018年星巴克也曾因“咖啡致癌”风波被吐槽,但他们没硬杠,改进了包装工艺,化解了危机,这次跟罗永浩的互动,星巴克还是那套聪明打法:不怼、不躲,笑着接梗。
这事儿为啥这么吸引人?因为它不只是个搞笑段子,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咱们跟品牌之间的那点小九九,你去星巴克点单,被“中杯是大杯”绕晕过没?或者在超市买东西,导购非让你加钱换大份,你烦不烦?
罗永浩把这股子“憋屈”演成了段子,让你看完想拍大腿,直呼“这不就是我吗”,查了些资料,2023年《中国消费者报》提过,星巴克的杯型命名确实让不少人吐槽,觉得是故意引导买大杯,背后是年入几千万的“升杯生意”。
这故事还有个深层意思:现在的品牌跟咱们的关系变了,以前,广告都是高高在上,明星端着咖啡笑得像花,画面美得能当壁纸,可你看完啥也记不住。
现在呢?品牌学聪明了,愿意“放下身段”,像蜜雪冰城,靠“你爱我我爱你”那首洗脑神曲,硬把三块钱奶茶唱成了国民快乐水,鸿星尔克捐款后,网友编段子“缝纫机踩冒烟”,直接把品牌从库存堆里拉到断货王,瑞幸跟茅台搞“酱香拿铁”,没请大牌,全靠网友P表情包、调侃“喝了能开车吗”,愣是把跨界玩成全民派对,这些哪是广告啊?简直是品牌跟咱们一起开嗨,吐槽归吐槽,买单归买单。
罗永浩这波操作,其实是把品牌跟消费者的关系玩明白了,他当年吐槽星巴克,不是为了砸场子,而是把大家心里的小情绪拎出来,放大,再让品牌自己接招,星巴克没恼,反而顺势合作,直播带货一波赚满。
这让我想起一个网友的评论:“国内品牌现在不怕自黑,怕的是没人讨论”,真有道理,你看,2025年年初,某国货牙膏拍了个段子,讲打工人凌晨三点刷牙续命,评论区全是“太真实了”,销量直接翻倍,反观国外品牌,还在拍那种“模特喝咖啡笑开花”的老套广告,网友刷到就划走,哪有咱们这“你来我往”的热闹?
罗永浩的段子火了14年,因为它抓住了咱们生活里那些小片段:点单时的尴尬、排队时的烦躁、被规则绑架的无奈,品牌能把这些片段捡起来,编成段子扔回给咱们,就像在说:“嘿,我懂你。”这感觉,比啥华丽广告都管用。
罗永浩从吐槽到和解,玩转了品牌跟咱们的“朋友式”互动,段子火爆的背后,是真懂咱们的心,品牌啊,别端着了,下来一起唠嗑吧!谁能把槽点变笑点,谁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信源:腾讯新闻——罗永浩揭秘当年“星巴克打脸”段子:真实取材的那家星巴克店的店长,事后找我道了歉